潍坊扎实推进人才工作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01-05 19:21:57   来源:   评论:0 点击:

  潍柴发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产效率达92.55%,刷新世界纪录;华特磁电自主研制的大型6米智能立环高梯度磁选机成功下线,再次问鼎全球;市农科院选育的“潍麦16”等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为端牢“中国饭碗”再添一粒好种子……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高质量发展铿锵有力,离不开大批顶尖人才的持续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潍坊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深入推动“四链”融合发展。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37万人,拥有国家级重点人才144人、泰山系列人才333人、鸢都系列人才487人。
  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紧紧围绕产业需求,绘制人才图谱,精准引育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潍坊全方位引进、用好人才,为加快建设更好潍坊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锚定一流
  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

  天寒地冻,万物冬藏。走进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实验室、教室、图书馆到处都氤氲着科研学习的气氛。这里,聚集着全国农业发展的“最强大脑”:国际首创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洁田模式,取得了一亩地上产出1亩玉米和0.81亩大豆产量的喜人成绩,有望扭转我国大豆依赖进口的现状;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研发成果申请3项国际专利……
  要想“粮食饭碗”端得稳、端得牢,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聚焦“国之大者”,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是潍坊瞄准高端,坚持人才引领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科技创新靠人才,高质量发展更要靠人才。潍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谋划推进,坚持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到哪里、重大产业布局在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切实把人才资源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全面优化工作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的若干措施》,积极探索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有效途径,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管行业就要管人才”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人才工作合力。
  实施校地合作“双百行动”,靶向推动高校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加速向潍坊集聚,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强化人才政策精准供给,出台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等20多项措施,量身定制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蔬菜种业等重点产业以及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等发展的个性化政策,形成了“普惠性+个性化”的特色人才政策体系,人才政策竞争力走在全省前列。
  2023年全市新引进高校毕业生超8万人,青年人才净流入态势持续巩固。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我市首批获准建设全省人才集聚节点,一支规模宏大、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加速集结。
  筑巢引凤
  为施展才华提供广阔天地

  “看着我们的科研成果一项项落地转化,从工厂流水线走向世界,内心是非常激动的。尤其是当某项核心工艺打破国际垄断,标志着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候,那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内,数十名博士正在聚精会神盯着实验设备,仔细记录各项数据。谈到创业潍坊的原因,大家不约而同给出了一致答案:“潍坊有产业、有平台,给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无限可能。”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2023年11月10日,市委主要领导率队到北京大学开展人才政策环境宣讲和人才招聘活动,产生良好反响。在市委主要领导带动下,去年以来,市县联动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5家高校院所开展校地人才对接,释放出了潍坊敬才爱才、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聚焦“十大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打造了国际人才创业大赛、“智汇潍坊·直通名校”等招引品牌,把引贤招才之门敞开得更大,把人才发展土壤培植得更厚,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引进培育是基础,用好才是目的。
  围绕做大做强平台支撑,按照“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规划思路,多形式吸引省内外高水平高校院所来潍设立研发机构。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省产研院共建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崂山实验室共建水动力平台等,致力打造高水平学科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全市省备案新型研发机构36家,居全省前列。
  深入推进“一企一平台”工程,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天瑞重工成立山东磁悬浮产业技术研究院,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山东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链主”。目前,全市建成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975家,走在全省前列。支持潍柴集团、歌尔股份等28家企业与曲阜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25家高校院所共建75个现代产业学院,签约在校生3万余人。歌尔股份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全省唯一。
  让英雄有用武之地。通过推动平台布局更加合理、人才创新更有底气、成果转化更加高效,实现人才与潍坊“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优化生态
  打造“近悦远来”人才友好城市

  连续申报23项专利成果,从一家仅有几人的初创小微企业成为高成长性企业,需要多久?数字文创领域专精人才、山东中创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博的答案是“三年”。“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从企业注册到入驻园区,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跟办,后续在医疗保障、居住生活方面也提供了很多服务,让我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成果研发出新。”马文博表示。
  人才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潍坊坚持在服务人才上做“加法”,在成就人才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人才生态优化行动,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高端人才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从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优化生活服务保障、完善服务保障机制、营造尊才爱才社会风尚四个方面提出18项支持措施,着力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
  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团结凝聚。深入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组织市级以上重点人才进行免费健康查体,建成全省首个市级人才之家,已组织活动153场次、8100余名专家人才参加,为高层次人才搭建起对接交流、增势赋能的服务平台。
  深化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模式,推行高层次人才“创新在高校、干事在企业”的“双落户”制度,目前潍坊学院、潍坊科技学院已与17家企业共享引进高层次人才23名。成立总规模12亿元的华潍人才科技基金,强化创业人才融资支持,已支持人才项目7个,投资7.17亿元。
  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探索完善绿色通道、窗口服务、专员服务、鸢都惠才卡“四位一体”服务模式。目前已发放“鸢都惠才卡”2111张,人才持卡可享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23类、32项绿色通道服务。
  着力打造人才友好城市,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全市已筹建人才公寓1.1万余套,入住人才1.27万人。建成潍坊人才公园,加快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让更多人才选择潍坊、乐居潍坊、成就潍坊。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我们诚挚邀请大家成为潍坊这座城市的合伙人,让潍坊成为大家成就事业、逐梦远航的‘诗与远方’。”前不久,市委主要领导在北京大学,向广大青年人才发出《诗和远方 就在潍坊》的邀约“最强音”,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加快建设更好潍坊的征程上,一个个创新创造的闪亮梦想,也是千万人才与一座城市相互成就的生动实践。
  ◆记者手记
  让每一个人才
  “手可摘星辰”

  前段时间,一场名校学子与制造业名城的互动,在北大未名湖畔精彩上演。这场名为山东潍坊人才政策环境宣讲暨“智汇潍坊·直通名校”招聘活动规格很高,市委书记亲自“站台”,向广大学子发出诚挚邀请:让潍坊成为大家成就事业、逐梦远航的“诗和远方”。
  这不是潍坊第一次高规格举办走进校园宣讲活动。仅2023年,潍坊就举办了410余场活动,通过人才引进,蓄积产才融合新动能。这些活动,在揽获人才的同时,伴随着潍坊城市、重点产业的推介。其背后,也反映出潍坊人才工作的理念——以一流产业铸就人才施展才华舞台,以国家级平台资源打造人才成长空间,以优质的服务构建人才留潍爱潍生态,让城市和人才“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多年来,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与潍坊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努力吸引人才、尊重人才的城市,一定也是一座不短视、有着长远眼光的城市。给人才一个必来的理由,更给人才一个必留的理由,让每一个人才在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实现“手可摘星辰”的梦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潍坊市领导会见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客人
下一篇:潍坊:以高水平开放赋能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收藏